生物炭的特性與功能
生物炭由禾殼物經「500+50°C」恆溫熱裂解,去除焦油再經禾醋液與蒸汽活化工序製成的生物質資材。
炭與碳之差異,中溫燒製的為「炭」又以「500+50℃」炭化的品質最佳,其導電度、酸鹼值與孔隙大小最適用在改善土壤
能讓水分、養分、微生物與有益菌得以存留後再慢慢釋放。
高溫燒製的為「碳」如烘榖碳與爐渣等,其導電度與酸鹼值偏高,不利於農作物成長,土壤養分被吸附後不易釋出.
1.生物炭是微生物農藥與肥料活菌的載體,能幫助有益菌繁衍。
2.富含鉀與可溶性矽,促進植株勇壯,提高抗病能力。
3.促進磷鉀鈣鎂等營養元素溶出,大大提昇肥效。
4能中和酸化、鹽化、退化之土壤,改善土壤透氣性與排水性,促使植物根系發達,有利於養分吸收。
5有保肥保水保溫之特性,吸附後再釋出供給植物養分,防止肥分流失、延長肥力。
6施放禽舍內消除糞便臭味,施放作物周邊防止蛞蝓或蝸牛入侵。
使用方式與用量
。全面施用:每分地25~30包,施放後須翻土,深度20~30公分,要與土壤均与混合,隔年少量補充。
。畦間施用:每分地8~10包,每作施用,生物炭須與土壤均匀混合10~20 公分,施用2~3次後視土壤酸鹼值再酌量補充。
。果樹施用:每棵(小)0.5~1公斤(中)1~2公斤(大)2~3公斤,宜溝施、環施或穴施,深度為10~30 公分,放入生物炭後須覆蓋泥土易顯特性。
。高床或盆栽:栽植床容積拌入3~5%生物炭,須與介質均勻混合才能發揮特性。
{{'product.product_review.no_review' | translate}}